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建机制提效能 推动过紧日子落到实处
近年来,自治区财政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,深入贯彻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,不断加强制度建设,推进财政科学管理,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紧要处、民生急需上。
强化制度建设
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
完善预算管理制度。以《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》为基础,基本建成涵盖预算编制、预算收入、预算支出、预算执行、项目库管理、专项资金、监督和预算绩效七个管理方面的“1+N”预算管理制度体系,为落实好过紧日子工作提供制度保障。
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。搭建了支出标准“1+2+N”制度体系,即“1”项总体方案、“2”项制度规定、“N”项具体措施,对自治区本级支出标准建设的流程、对象、主要内容和形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。自治区本级累计出台或先行试用预算支出标准已达40余项,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支出标准体系。其中,应用场馆运行经费支出标准审核预算,节约财政资金3700万元,应用新制定的政务信息化建设、信息化运行维护支出标准审核预算,节约财政资金9726万元。
建立过紧日子评估机制。制定自治区本级《过紧日子评价办法》,综合运用人、财、物等方面指标,科学评价党政机关节约使用财政资金情况,推动各部门、单位自觉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。
规范预算执行
把紧把严过紧日子关口
从严从紧编制预算。在保障部门正常履职需要基础上,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,从紧核定“三公”经费预算,总量控制,归口管理、内部调剂。将预算安排与支出进度、预算调剂、沉淀资金等挂钩,倒逼部门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。
强化项目预算评审。出台《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》及内部控制操作规程,加强预算评审工作的规范性、真实性和准确性。截至2025年4月底,已完成或初步完成预算评审项目12个,评审金额3.02亿元,审定2.4亿元,审减率20.52%,节约财政资金6200万元。
严控预算追加。研究制定《关于进一步明确申请追加预算事宜的通知》、《关于明确申请追加预算办理流程的通知》,对各地各部门申请追加预算的范围、条件、程序等进行规范,切实强化预算刚性约束。
加强财政监管
推进过紧日子规范化
强化绩效结果运用。树立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的鲜明导向,将事前绩效评估、绩效目标管理、绩效监控及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入库、预算安排、改进管理和完善政策挂钩,对绩效好的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,对绩效评价一般的项目要求督促改进,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。
加大财会监督力度。聚焦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,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,压实部门依责监督、单位内部监督责任。充分借助自治区党委监督贯通协调平台,严格督促整改、严肃追责问责、强化通报警示。
规范政府采购管理。加强政府采购全过程监管,组织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整治,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切实督促预算部门落实采购主体责任。(预算处)
声明:转载请注明来源于“内蒙古财政”微信公众号
撰 稿:杨 钊
编 辑:郭晓雪
校 审:刘志伟 任慧莹 宫 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