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购代理机构乱收费损害了谁的利益?
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0日 来源:政府采购信息

 原创   董莹

逾期退还保证金、限制保证金缴纳形式、未在采购文件中明确代理服务费收取标准和方式、转嫁专家评审费用……政府采购领域“四类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,暴露出诸多代理机构乱收费问题,那么代理机构乱收费有哪些危害?


供应商参与成本剧增,破坏营商环境

“代理机构乱收费,首当其冲受损的便是参与采购项目的供应商的利益。”西安某高校招标采购科负责人说,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项目,本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进行项目调研、投标(响应)文件制作等。乱收费无疑增加了其运营成本。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,过高的费用甚至可能成为其参与采购项目的“拦路虎”,阻碍他们参与政府采购。

一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负责人向记者诉苦:“我们参与一个采购项目,先是购买采购文件就花费1000元,中标(成交)后又交了20000多元的代理服务费,以及2000多元的专家评审费。”供应商参与采购项目处于劣势,不缴纳采购文件费连参与投标(响应)的资格都没有,不交代理服务费及专家评审费就无法获得中标(成交)通知书。为了能在采购项目中分得一杯羹,许多供应商只能无奈接受这些不合理的收费,这对市场的公平竞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。


乱收费成本转嫁给采购人,可能影响采购效率

“代理机构乱收费最终会转嫁给采购人。”广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陈玲说,供应商在报价时会考虑到这些额外成本,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格,导致采购人需要支付更高的采购费用。同时,乱收费可能引发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,影响采购流程的顺利进行,使采购人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货物、工程或服务。


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影响政府公信力

在某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人看来,政府采购使用的是财政性资金,代理机构乱收费会导致财政资金被不合理消耗,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不能充分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,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,影响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,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。政府采购是政府行为的一部分,代理机构作为政府采购当事人之一,其乱收费行为也会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。

上述负责人补充说,代理机构乱收费的行为还会破坏政府采购市场的正常秩序,干扰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,使得一些有实力、守规矩的供应商望而却步,而一些愿意接受不合理收费的供应商可能并非最优选,这就导致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,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。此外,乱收费行为还容易滋生腐败,一些代理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,会与部分供应商勾结,在采购过程中设置障碍,排斥其他竞争对手。


字号 打印